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【科普速览】 周二 为您带来 2024.11.04 星期二      本期【科普速览】为您带来4条短讯,包括AI气象预测新进展、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、广交会机器人热潮、太阳观测突破,为您包罗最近的科学与技术百态。 01 AI洞悉“天机” 天气预报更精准     在南京召开的第3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上,AI成为焦点。中科院院士穆穆指出,AI可在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上媲美或超越物理模型,为天气与气候预测提供新工具。我国研发的AI气象大模型“盘古、风乌、伏羲”已用于台风路径与短期气候预测,精度显著提升。部分AI模型能将传统一小时运算压缩至几分钟,在飓风与厄尔尼诺预测上表现优异。 02 生成式AI用户超5亿 产业生态加速扩展     2025(第六届)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《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(2025)》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,中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达5.15亿人,普及率达36.5%,半年增长超一倍。     报告指出,中青年与高学历群体是AI应用的核心力量,超过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。我国已有538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,AI应用广泛进入内容创作、办公、农业、制造和科研等领域。AI的普及不仅重塑日常生活,也带动智能产业生态加速升级。     专家预测,未来AI将迎来“模型集成”“具身智能”“智能体扩展”等新突破。行业将通过开源社区与完善治理体系推动AI健康发展,为中小企业创新与国家数字经济建设注入新动力。 03 中国机器人闪耀广交会 智造实力获全球关注     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。在开幕式上,中国机器人成为焦点。来自全国46家企业的服务机器人集中亮相,涵盖清洁、医疗、咖啡制作与按摩等多领域,吸引大批境外采购商。深圳越疆科技、视源股份、元化智能等企业展示了AI机器人在医疗、家庭与工业场景中的创新应用。     中国机器人产业链经过多年积累,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体系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超200万台,产业收入近2400亿元。今年上半年增速达27.8%,展现强劲发展势头。     采购商对中国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,现场体验区人气爆棚。专家认为,中国机器人正在以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进入国际市场,成为推动全球智能制造的重要力量。 04 AIMS望远镜启用 探秘太阳磁场奥秘    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,“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”(AIMS望远镜)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。该项目填补了国际中红外太阳磁场观测的空白,标志着我国在太阳物理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。     AIMS望远镜位于青海冷湖赛什腾山,海拔约4000米,是全球首台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观测设备。项目自2015年启动,成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,包括磁场直接测量精度优于10高斯量级,全面实现仪器国产化。该成果为研究太阳爆发机制和磁能释放提供了全新观测手段。     目前AIMS望远镜已获取多个中红外波段太阳耀斑数据,未来将支撑我国太阳活动监测与空间天气预报研究,推动高海拔天文观测的持续发展。 【免责声明】 1. 标注“来源”的内容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; 2. 原创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“”并附链接,禁止篡改/商用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; 3. 转载内容二次传播时必须标注原始出处,不得提及本公众号为来源,其观点/准确性由原作者负责; 4. 使用互联网素材的,如涉版权异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bing

专家强调,未来气象预报将融合AI与高性能计算(HPC)。通过异构超算与算法协同,可突破精度瓶颈,实现更快更准的全球气候模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