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曾在上下楼梯时感到膝盖酸痛?或者在久坐后发现膝盖僵硬、难以弯曲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正是膝骨关节炎的早期信号。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膝骨关节炎正悄然成为许多人的“膝盖杀手”。
最近,“爬楼”这项运动在朋友圈火了起来,各大运动博主纷纷加入这场全民狂欢,大力推广起这项经济又实惠的运动减肥法。有些小区的高层,甚至不得不在底楼贴出告示来,劝阻非该小区住户不要“爬楼”,群众的热情可见一斑。市民老张今年60岁,也积极加入了这“爬楼”大军。但不久后,他却因膝关节疼痛难耐,住进了医院。 老张怎么也没有想到,原本只是想尝试一下新兴的健身方式,竟反而把自己给折腾进了医院!医生初步诊断,他的病可能是“膝骨关节炎”。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为主的慢性疾病,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。 年龄“磨”关节:随着年龄增长,膝关节软骨如同被岁月打磨的旧物件,逐渐失去弹性,缓冲能力下降。 体重的“重”压力:超重或肥胖会让膝关节承受额外压力,加速软骨磨损,就像超载的汽车轮胎更容易损坏。 受伤与过度使用:运动员、重体力劳动者或爱好极限运动的朋友们,膝关节反复受伤或过度使用,无疑是给关节“雪上加霜”。 基因遗传:部分人可能因家族遗传,天生更容易患上膝骨关节炎。 其他疾病“添乱”:风湿性关节炎、糖尿病、代谢性疾病等,也会增加膝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。 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、肿胀、僵硬、活动受限等。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,部分患者在休息时症状减轻,活动后加重。若不及时干预,疾病可能逐渐发展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,医生给老张开具了膝关节的辅助检查。平时就容易紧张焦虑的老张,马上就联想到CT检查那可怕的“辐射”和磁共振机器那巨大的噪音,心里打起了鼓。 不料,检查单上医生开的不是CT,也不是核磁,竟然是B超。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中,传统方法如X线和MRI虽已广泛应用,但近年来,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新兴技术,正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,为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带来新的思路。 老张惊喜地发现,在高频超声之下,自己膝关节的各层结构清晰地显示在了电脑屏幕上,超声实时捕捉膝关节的运动状态,评估关节内的液体、肿块和软组织的变化,仿佛为医生装上了一双“透视眼”。关节软骨的结构变化和周围软组织的病变,即使是微小的损伤也无处遁形,帮助医生精准了解疾病状态,还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。 经过检查,发现老张的膝关节内有骨质增生,软骨磨损变薄,滑膜内血流增加,且关节腔内见中量积液,正符合膝骨关节炎的表现。
面对膝骨关节炎,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。 保持健康体重:控制体重可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,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,让膝盖不再承受“沉重的爱”。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,如新鲜水果和蔬菜,以及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鱼类,能够帮助减轻关节炎症,不妨把它们加入你的“抗炎食谱”。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膝关节的肌肉力量,改善关节的灵活性。推荐低冲击的运动,如游泳、骑自行车和步行等,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,又不会给关节造成过大压力。 药物与物理治疗: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,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。但切记,药物只是辅助,不能过度依赖。还是需要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,进行针对性的 定期检查:定期进行膝关节的影像学检查,及时掌握病情变化,做好相应的治疗调整。
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容易和以下几种疾病混淆,但超声不会“看错”。1.骨折:膝关节骨折和骨关节炎都可能引起局部疼痛和肿胀,但骨折通常有明显外伤史,超声下可见骨缺损或骨表面不规则回声。2.滑膜炎:滑膜增厚在超声上可呈现为绒毛状或结节状增生的低回声组织。虽然滑膜炎也会引起膝关节肿胀和疼痛,但通常关节积液量较大,此时超声检查可清晰的显示积液(可见液性暗区),有助于快速鉴别。3.韧带和半月板损伤: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超声上可见韧带增厚或回声减低,半月板撕裂在超声上可见低回声裂隙,两者的损伤也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和不稳定感。4.类风湿性关节炎:该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也会引起关节炎症,但其全身症状和血液学指标与膝关节炎有所不同,发作时可有类风湿因子、抗CCP等指标异常升高,在超声上可见广泛的滑膜增生及滑膜内血流信号增加。5.痛风性关节炎: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关节炎,常累及大脚趾关节,发作时疼痛较剧烈,受累关节红肿,肤温升高,常有血尿酸升高个人史。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表面,会在超声上显示为“双轨征”,该征象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。 健康总结:通过科学诊断和有效管理,我们可以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症状,提升患者生活质量。希望每位读者都能重视膝关节的健康,毕竟,膝盖好,生活才能“膝”望无边!
审核 | 叶海霞
【免责声明】
1. 标注“来源”的内容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;
2. 原创内容转载须注明来源“”并附链接,禁止篡改/商用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;
3. 转载内容二次传播时必须标注原始出处,不得提及本公众号为来源,其观点/准确性由原作者负责;
4. 使用互联网素材的,如涉版权异议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